據(jù)美國《僑報》報道,遠離父母的“小留”,很多都秉承了中國人孝敬父母,不讓父母過多為自己擔心的孝心??墒?,這種“報喜不報憂”的傳統(tǒng),久而久之就讓他們與父母有了心理上的距離,再加上遠隔重洋的實際距離,這些孩子會與父母產(chǎn)生很深的隔閡。
來自中國北京的小紅(化名),15歲被中介及父母送到了一戶白人家庭寄宿,并就讀一所教會開辦的私立高中。小紅在北京的時候就是一名的學生,而且3歲開始就學英文。因此,到了美國,學業(yè)上幾乎沒有什么問題,數(shù)學還于其他的學生。但是,她很想家,很想同學、朋友及陪伴她一起成長的祖父母;特別是她懷念北京的各種小吃及一切一切。
但是,家里對她要求很嚴、期望很高,每次與家人通電話,父母都只強調(diào)她的學習一定要跟上,不能有其它的想法。不久,她戀愛了,還經(jīng)常與戀人一起。因為只有從戀人那里,她才可以得到家人一樣的溫暖。當然,她從來沒有告訴過父母她的真實感受,都只用“很好,還行”來應付父母的尋問,因為她認為,父母要的只是她的GPA,不會顧及她的心理需求。
然而,失戀之后,小紅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孩子,逃學、服用、偽造單給父母還扣留學校寄給寄宿家庭的信件。直到父母從好心的同學那里得到了她的一些情況之后才發(fā)現(xiàn)女兒已經(jīng)中了毒癮,需要送往戒毒所了。
臺灣“小留”陳伯特,已經(jīng)到了不惑之年?;貞浧?4歲開始當“小留”的日子,他還是感慨萬分。他告訴記者,當時自己青春年少,很喜歡臺灣的一切,也很喜歡自己的朋友和流行文化。結果,一夜醒來,被父母送到了美國舅舅的家里寄讀,生活、學習根本不適應。
但是,陳伯特從小是一個聽話、孝順的孩子,就順從了父母的安排。然而,從那時候開始,他就變成了一個少言寡語的孩子,還一度沉迷在電子游戲當中,學業(yè)幾乎荒廢。直到17歲,他才開始聽得懂老師上課在說什么,書本在講什么。然而,他沒有告訴過父母,每次短暫的幾分鐘電話,他都只是告訴父母“我很好,吃得飽,睡得也好?!苯Y果,到了18歲高中無法畢業(yè),他父母才知道他這些年都沒有將真實的情況匯報。面對已經(jīng)長成人的他,父母一點辦法也沒有。后來,經(jīng)過2年,他考完了高中畢業(yè)并上了社區(qū)3年,就不想再讀書了。
30多年過去了,陳伯特回憶自己的成長道路,他覺得“小留”的道路,讓他過早地失去了親情。他從來沒有向父母講過自己的真實情況,而是每次都應付式地回應父母。當他被“霸凌”的時候,父母不在身邊;當他聽不懂課的時候,父母不在身邊;當他犯錯誤的時候,父母也不在身邊教訓他?,F(xiàn)在,他自己對兒子就特別關愛,好像是在彌補自己曾經(jīng)缺乏的家庭溫暖。(蔚宇)
0512- 聯(lián)系
更多課程點擊請進入:http://m.tday.com.cn/jigou/158112
地址: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蘇惠路88號環(huán)球188大廈A座608
蘇州博德語言培訓|蘇州博德語言培訓學校|蘇州博德語言培訓中心
微信選課
享更多優(yōu)質(zhì)好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