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近義詞的常見區(qū)別(曲靖學歷提升考試)
?、僭~義涵蓋的范圍大小的不同,如:年華——年歲 年代——年月 風俗——風尚 書籍——書 河流——河 局面——場面 時代——時期 邊疆——邊境 這些詞中都有相同的語素,橫線左邊的詞義范圍比右邊所指的要大。
?、谠~的感*彩不同。色彩是指詞義附帶的某種傾向、情調。有的表現為感情上的,叫感*彩;有的表現為使用場合的不同,叫語體色彩。如:成果——后果 節(jié)儉——吝嗇 維護——庇護 聰明——狡猾 橫線左邊的詞是積極的,含褒義;右邊的詞是消極的,含貶義。當然,也有的詞屬于中性,無褒貶之分。如:果斷——決斷——武斷。
詞除褒貶義之外,還有莊重和詼諧、謙敬和諷刺、委婉和直露以及文、白,雅、俗等色彩,雖然意義相同或相近,但各適用于不同場合。如:陵墓——墳 富態(tài)——胖 馬鈴薯——土豆 蒼穹——天空 默誦——嘟囔 頭部——腦袋。
?、墼~義的輕重不同。一組詞的意義基本相同,但是有的適用于重要的、較大的事物,有的適用于一般的事物,有的表示的程度深、性質重,有的程度淺、性質輕。如:處罰——批評 請求——懇求 批評——批判 研究——探討 蔑視——輕視 制止——阻止 絕望——失望。
?、茉~語的習慣搭配不同。在語言實踐中,詞和詞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,不能任意組合。如:發(fā)揚——優(yōu)點、作風、傳統、精神、民主
發(fā)揮——作用、威力、積極性、創(chuàng)造性
?、菰~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。如:阻礙(動詞)封建剝削阻礙生產發(fā)展,阻礙(名詞)排除一切阻礙,強大(形容詞)強大的動力來自崇高的理想,壯大(動詞)人多可以壯大聲勢,深刻(形容詞)他分析得很深刻,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深入(動詞)黨的政策深入人心,深入(形容詞)必須深入批判反動理論。
二、 近義詞的辨析方法(曲靖學歷提升考試)
?。?)審視句意對句中詞語要求的義項是什么,兩者是否一致。
?。?)審視詞語的感*彩與所處的語境色彩是否相融,能否變通。
(3)審視詞語使用的適用對象、范圍與句意表達的對象、范圍是否吻合。
三、例題分析(曲靖學歷提升考試)
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橫線處的詞語,較恰當的一組是( D )
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種文體,在封建時代用于科舉考試。它必須“代圣人立言”,在形式上也必須遵守一些死板的______ 。1905年,清宣布廢止科舉考試制度,八股文隨之失去它的實際效用;新文化運動興起時,它作為封建舊文化的象征,受到嚴厲______ ;隨著時間的推移,自然成了無人肯說的______ 話題。
A. 限定 抨擊 生僻 B. 限制 批評 生僻
C. 限制 批評 冷僻 D. 限定 抨擊 冷僻
解析:“限定”是指在數量、范圍等方面的規(guī)定,而“限制”或指規(guī)定范圍,不許超過、約束等動詞性短語,或專指一種規(guī)定的范圍,從語境上看“八股文”既涉及范圍,也涉及數量的規(guī)定,所以應用“限定”。“抨擊”是指用評論來攻擊(某人或某種言論、行動),結合語境,新文化運動對八股文的批評形式更應用“抨擊”,而“批評”指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,較為泛泛。“冷僻”和“生僻”都指“不常見的”,前者偏重于“名稱、典故、書籍”等,后者更重于詞語、文字,結合語境,“八股文”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存在,絕不能僅僅理解為簡單的字詞了。應選D。